新聞資訊
高質量發展、循環經濟布局助力焦化行業深化改革
分類:
新聞中心
行業要聞
發布時間:
2022-03-31 11:17
訪問量:
120
目前,我國焦化行業已形成集“研發設計、裝備制造、建設施工、生產管理、檢化驗手段”等功能完備,擁有先進工藝技術和現代裝備的煉焦工業體系,全國焦化生產企業500余家,焦炭總產能約6.3億噸,其中常規焦爐產能5.5億噸,半焦(蘭炭)產能7000萬噸,熱回收焦爐產能1000萬噸。
與此同時,焦化行業焦爐煤氣制甲醇總能力達到1400萬噸/年左右,焦爐煤氣制天然氣能力達60多億立方米/年;煤焦油加工總能力達到2400萬噸/年左右;苯加氫精制總能力達到600萬噸/年左右,干熄焦處理能力4.41萬噸/小時。
焦化行業通過近年來不斷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產能過剩、上下游未完全實現互利共贏、專業人才及技術規范缺乏等等。
《焦化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環境治理化解過剩產能,優化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等一系列舉措,建立焦化生產企業與上下游企業戰略合作機制,實現互利共贏發展。同時要轉換增長動力,依靠創新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以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補齊焦化行業高效運行的短板,通過焦化示范企業引領,全面提升行業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水平,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另外,要進一步加強行業關鍵技術、工藝、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有效降低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重點是提高余熱回收利用、水循環利用、固廢資源化利用效率,更加注重源頭控制、過程管理和末端治理的有機結合。
《焦化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中還提到,要充分發揮焦化園區、集聚區循環經濟優勢,對具有資源、市場、物流、技術裝備、環境容量等優勢的焦化園區、集聚區,全面提升循環經濟的發展水平。以3R(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園區的污染“零排放”,加快構建全國焦化產業整體布局合理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高質量、資源化已經成為未來焦化行業發展的主旋律。
武漢國力通以“凈化氣體,造福社會”為企業發展使命,公司不僅僅著眼于脫硫工藝包、脫硫催化劑的開發和應用,還將致力于解決焦化脫硫過程中廢液、固廢等二次污染的治理和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解決脫硫特別是焦化脫硫長期以來高能耗、高污染的技術難題。另外,國力通還將同國內大型焦化企業合作,共同制定脫硫技術規范,建立行業標準,扭轉焦化脫硫管理思路混亂、操作水平落后的現狀。
武漢國力通旨在以專業的技術和先進的理念,在脫硫這一細分領域做專做精,為焦化行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推薦新聞
RECOMMEND NEWS
聯系我們?
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大道北斗路6號—武漢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A1棟19樓。絡合鐵脫硫催化劑、濕法脫硫。
傳 真: 027-84694491 郵 編:430206

關注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