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硫化氫職業危害防護-工程技術防護
分類:
科研動態
發布時間:
2022-05-07 09:15
訪問量:
102
根據應急管理部數據,我國自2010年起就已成為世界第一化工大國,目前化工產值占世界總量的40%以上。化工生產過程復雜,反應條件苛刻,涉及的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安全風險高,一旦管控不到位、發生事故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危險化學品安全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防范化解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關系社會長治久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地位突出,意義重大。
為了防止更多的悲劇發生,防范事故于未然,下面,我們從工程技術方面,科普一下硫化氫的安全知識科普。
工程技術防護措施
1、對存在硫化氫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宜按照GBZ/T 194的規定,盡量考慮自動化、機械化、密閉化。將硫化氫濃度控制在GBZ 2.1規定的范圍內。
2、存在硫化氫的設備和管道應采取有效的密閉措施,密閉形式應根據工藝流程、設備特點、生產工藝、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維修等因素確定。
3、在工藝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將硫化氫產生源密閉起來,通過通風管將含硫化氫空氣排出,送往吸收裝置。作業時,先啟動吸收系統,保證生產過程中設備內為負壓操作狀態,防止微量硫化氫氣體外溢。
4、煤氣、天然氣、燃煤焦化、有色金屬冶煉等過程中排放含有硫化物氣體的,應當配備脫硫裝置或者采取其他脫硫措施。
5、設備管線應充分考慮硫化氫的腐蝕性,采用合適的防腐蝕措施,例如選用合適的防腐材質、內部涂鍍防腐材料、物料中添加緩蝕劑、陰極保護等。部分長期停工和暫不開工的生產裝置,應采取化學清洗、鈍化處理等措施,防止造成裝置嚴重腐蝕和設備損壞。
6、存在硫化氫的室內工作場所應設置全面通風或局部通風設施,通風設施設置應滿足GBZ 1的要求。
7、可能發生硫化氫大量泄漏或逸散的室內工作場所,應設置事故通風裝置及與事故排風系統相連鎖的泄漏報警裝置,事故通風的通風量、控制開關設置、進風口和排風口設置應滿足GBZ 1的要求。
8、對產生硫化氫的生產過程和設備,其含硫化氫介質的物料采樣系統應根據物料特點,設計適宜的密閉采樣設施。
9、對產生硫化氫的生產過程和設備,其含硫化氫的酸性水、酸性氣排放、含硫化氫酸性水切水設施等,應設計為密閉系統,酸性水、酸性氣應有統一處理設施。含硫污水應密閉送人污水汽提裝置處理,禁止排人其他污水系統或就地排放。
10、存在硫化氫的工作場所應在便于觀察處設置醒目的風向標,風向標的設置宜采用高點和低點雙點的設置方式,高點設置在場所最高處,低點設置在人員相對集中的區域。
11、存在硫化氫泄漏或大量逸散危險的工作場所應設置固定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儀,檢測報警儀的選用、設置位置、數量、報警閡值、管理與維護應參照GBZ/T 223和GB 50493的要求執行。
作業過程防護
1、用人單位應對本單位工作場所硫化氫分布及可能泄漏或逸出情況進行充分辨識分析,確定本單位硫化氫重點防護區域及重點防護作業環節。
2、硫化氫工作場所人口醒目位置應設置硫化氫職業病危害告知卡,告知卡內容參照GBZ/T 203執行。在可能泄漏硫化氫的位置設置“當心硫化氫中毒”的警示標識和紅色警示線,標識和警示線設置參照GBZ 158執行。
3、在可能發生硫化氫泄漏或逸散的室內工作場所作業,應開啟通風設施。通風設施應經常性檢查與維護,保證正常運轉及通風效率。
4、可能接觸硫化氫的作業,作業人員應在產生硫化氫源的上風側操作。
5、凡進人存在硫化氫的工作場所,應攜帶個人防護用品及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儀,報警儀的報警鬧值設定、檢定和維護參照GBZ/T 223執行。
6、生產中存在硫化氫的用人單位,因原料組分變化、加工流程變化、設備改造或操作條件變化等可能導致硫化氫濃度超過允許含量時,生產管理部門應及時通知有關作業單位、班組或人員。
7、嚴格執行設備維護保養的規定和要求,對涉及硫化氫的設備、管道、閥門、法蘭、連接件、測量儀表及其他部件等應從材質、安裝、檢驗、檢測等各方面加強管理,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對重要管線進行顏色標識,對主要易被腐蝕設備的重點部位要定期檢查測厚,建立檢測臺賬。對含硫化氫的裝置設備、管道、儀表等進行調試和檢維修作業時,應做好現場硫化氫濃度檢測與硫化氫作業安全衛生監護。
8、在使用、輸送、生產和可能釋放硫化氫的工作場所應禁止吸煙及使用其他可產生靜電、明火的設備。
9、被硫化氫污染或有壓力的硫化氫儲罐應適當處理,如儲存區域應通風良好,防火,與氧化性物質、腐蝕性液體和氣體、熱源、明火以及產生火花的設備分開存放,以避免對作業人員造成危害。
10、儲存有機質類物質通風不良易造成硫化氫生成及積聚的場所,應采取經常通風、減少有機質堆積、經常清洗等措施,以減少硫化氫的生成,加強硫化氫擴散。
11、某些作業過程需要輸送酸和硫化物溶液,如皮革蹂制,酸和硫化物溶液的輸送管道應分開布置,并進行標識,以避免酸和硫化物意外混合產生硫化氫。
12、實驗室內產生或釋放硫化氫的實驗分析過程應在通風櫥中進行,操作過程中實驗人員不能將頭伸人通風櫥中。
13、作業過程中可能接觸大量硫化氫的,應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根據具體的作業特點強化過程管理。
密閉空間作業防護
1、存在密閉空間作業的用人單位,應按照GBZ/T 205的要求,從準入許可制度建立、操作規程制定、人員職責確定、職業衛生培訓、危害因素識別與評估、防護設施提供、個人防護用品配備、警示標識設置、應急救援保障等方面落實職責。
2、明確準入者、監護者及作業負責人的職責,可參照GBZ/T 205執行。所有準入者、監護者、作業負責人及其他應急救援人員應經培訓考試合格。
3、配備符合要求的通風設備(如移動式風機)、個人防護用品、檢測設備、照明設備、通訊設備、應急救援設備。
4、密閉空間進入通道和人孔應足夠大,以滿足一人佩戴空氣呼吸器進入,并移出中毒者。
5、進入含有硫化氫的設備、管線等密閉空間內作業前,應切斷一切物料,徹底沖洗、吹掃、置換,加好盲板,盲板操作按照HG 23013要求執行;對氧含量、可燃氣體含量及硫化氫濃度進行取樣分析,方法依照GBZ/T 222的要求執行。經取樣分析氧含量在19.5%--23.5%、可燃氣體濃度低于爆炸下限的10%、硫化氫濃度小于10mg/m3,落實好安全防護措施和現場警示標識,經密閉空間作業許可后方可進人作業。
6、進入可能存在硫化氫的地下窖、井、溝、坑、池、洞、船艙等密閉空間及通風不良場所作業前,應先進行強制通風,再取樣分析氧含量、可燃氣體含量及硫化氫濃度,取樣分析方法依照GBZ/T 222的要求執行。在判定氧含量、可燃氣體含量及硫化氫濃度合格情況下,經密閉空間作業許可后方可進入作業。
7、如密閉空間工作場所硫化氫濃度不能控制在10mg/m3以下,或作業過程中局部可能產生高濃度硫化氫逸出情況,或現場硫化氫濃度未知的情況下,作業過程中應采取強制通風措施,并在作業期間連續進行硫化氫濃度監測。
8、進入密閉空間的準入者應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品,防護用品選用標準依照GB 11651和GB/T 18664執行;系好安全帶(繩),攜帶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儀及通訊設施,在有監護者監護的情況下進行作業,并嚴格按照密閉空間職業安全衛生作業操作規程要求操作。
9、監護者應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掌握急救知識,監護過程中隨時與密閉空間內作業人員保持聯系,直至作業完成作業人員安全離開密閉空間。
10、密閉空間入口處應參照GBZ 158設置禁止入內警示標識,防止未經準入者進入。
個人防護用品配備與使用
1、用人單位應依據GB 11651和GB/T 18664的要求,結合工作場所日常監測、檢測與評價結果,配備符合GB 11651和GB/T 18664要求的、針對硫化氫的呼吸防護用品及眼面部防護用品。
2、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儀和呼吸防護用品的配備數量應滿足進入硫化氫工作場所的人員當班最大人數要求。
3、用人單位應做好各類防護用品的經常性的使用培訓,確保作業人員熟練使用所配備的防護用品。
4、用人單位應只允許健康狀況適宜佩戴呼吸器具者,佩戴呼吸器具進行檢維修等特殊作業或進行事故現場處理及救護作業。
5、過濾式硫化氫防毒面具只能用于開放式環境的逃生,不適用于密閉空間、地下環境逃生使用。
6、使用供氣式呼吸防護用品,空氣源應避免導入受污染空氣,應避免污染或纏結空氣管線。
7、使用攜氣式空氣呼吸器,每次使用前應檢查氣瓶壓力,預計可使用時間,低氣量報警時應及時撤離作業現場
8、用人單位應按照GB/T 18664的要求,做好個體防護用品的日常維護、防毒過濾元件更換、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壓力及氣密性檢查等,確保其防護效果。
推薦新聞
RECOMMEND NEWS